查看原文
其他

壹木读书会 |思维导图的日常应用分享

壹木瞭然
2024-09-0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贝贝的客厅 Author 贝贝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七十一期,由马贝贝书友分享给大家的《思维导图的日常应用分享》,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资料。

群里的各位书友,大家好,我叫马贝贝,是一名来自北京的教育工作者。

一、生活与思维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家里的大人会抱着我们跟我们说话,一开始,我们就像小动物一样,只能通过啼哭,表达我们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开始慢慢具备了把自己的感受和外部的世间万物进行连接起来的能力。

我们开始知道亮亮的时候,是白天

暗暗的时候,是晚上

我们开始用语言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思维就是我们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或间接的反应。

没有必要用特别华丽或科学的语言去给去思维的定义,一门牵扯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的学科,让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去去做,实在是太难啦~

最关键的给出了定义也可能不太实用,所以,一言以蔽之,所有在我们头脑里出现的东西,意识到的,没意识到的,都是“思维”!

看书的时候跑神儿,想中午饭吃什么,是思维;

被人问到刁钻的问题,大脑一片空白,也是思维;

在必要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数据库,识别出某种植物,说出它的科属,更是思维了。

二、思维的特点

1.我们的左右脑

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美国的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也就是说,虽然大脑的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并且在瞬间精心交流和综合,但是我们的大脑实际是有分工的,两边大脑负责不同的身体部位,也具备不同的特点。2.思维的不可见

一个人的思维,就像一个黑盒一样,隐藏的深深的,是不被外界所知的,哪怕只是为了判断一个人是在发呆还是在活跃的思考,除非用上脑电波的专业仪器,我们凭肉眼都是很难做到的。

除非思维的主人,用言语,用文字,用表情,用肢体动作呈现出来,那么思维就无法被外界感知,甚至有些时候也很难被主人自己发现,不可见的思维,普通人不经过训练是很难不借助外部工具对大脑黑盒进行整理的。

三、 思维训练的三个步骤隐性思维显性化:

针对任何一个主题,不管是要做读书笔记、制定工作计划、形成写作大纲,第一步都是把我们能想到的东西先罗列下来。在这一个步骤,一定不能对自己有所限制,可以是很口语化的表达,也可以是长长短短的句子,只有把这些想法都呈现出来,我们才有了对他进行操作的可能性。

显性思维工具化:

在已经完成思维呈现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脑子里冒出来的东西”进行整理啦,我们要利用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对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东西进行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一些已有的思维图示化工具对它进行呈现。

高效思维自动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和对工具的使用后,对于关系的类型,逻辑的排列,会慢慢的变成我们大脑的一部分,就可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啦。毕竟,法我定法,套路的最终境界就是没有套路,各种各样的思维图示,只要是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呈现、梳理和解释事物,就是我们的工具,没有最强的工具,只有最适合的工具。

四、常见关系及其图示呈现

1.概念关系与非概念关系

万事万物都可以建立起关系,就像六度分离理论所说的那样,“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如果需要,我们可以让任意两个事物之间有关系,但是正如人和人的关系一样,有些关系是直接的,相对客观的,比如我和我的同学、家人、同事;有些关系是相对间接和主观的,比如我和周杰伦的其它粉丝,我和我二大爷家的小孙子的二姨的同学。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概念关系和非概念关系:概念关系是相对客观的,关系一般不会根据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白菜是十字花科,学术界不进行变更的情况下,白菜与十字花科的隶属关系就是概念上的,不会随意变化的;非概念关系是相对主管的,往往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样是白菜,我们每个人对它的喜好就是由自己决定的,至于觉得大白菜是“大道至简,可容万味”的美味,还是“寡淡无味,水渍斑驳”的凡物,就完全取决于它的做法和评价人的喜好了。

2 .描述关系描述关系,是指对于一个事物,一个主题词,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它进行详细的描述,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常用的是气泡图的呈现形式。在气泡图的中央放置主题词,在周围的小气泡里,一般是填写形容词。

在我们进行自然观察时,气泡图就可以派上用场啦,可以把描述根茎叶花果形态的词汇或句子放在一个个气泡里,构成我们对一个植物的基本描述。

3. 联想关系联想与描述乍一看会有些相像,也有很多人会把这两者混淆起来。举一个例子,当我们以春天作为中心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相对客观的描述,它的气温区间是怎么样的?如果刮风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等级?同时也可以对它进行相对主观的联想,比如春天像姑娘一样,让人想到青春洋溢的气息,想到阳光,想到二月春风似剪刀。

联想关系经常用圆圈图的方式进行表示,在中心的圆圈放置主题词,围绕主题词的圆环里面,我们去填写各种我们能想到的东西,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副词,甚至整个句子,只要是我们想到的都可以在里面进行填写,圆圈图可以极大的激发我们的创意。

4. 比较关系比较关系指我们对两个事物各自的特点进行比较,这两个事物可以是同种类型的食物,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事物,把哪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完全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需要,我们既可以把白菜跟胡萝卜进行比较,我们也可以把白菜跟青蛙,甚至跟计算机进行比较。

双气泡图可以很好的去对两个事物各自的特点进行比较。在双气泡图的中间放置两个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在它的外围可以放置不同特点。在比较的时候,为了得到一个更加的科学、合理的比较结果,最好是在它的相同的位置(如左上一和右上一)去做同属性的比较。

5. 整体与部分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往往是指一个事物作为整体有几个部分去组成,这个关系是相对客观的。在语言上用往往用包含、集合、类目等词汇去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整体与部分关系是比较灵活的,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把一个人看作一个整体的时候,头部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也可以把一个人的头部作为一个整体,那么眼睛就是他的一个部分。做一件事儿或者去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是把一个什么样的单位作为整体,这样子我们才更有针对性,不会因为范围的不断变化而导致混乱。

整体与部分关系一般用树形图来表示,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隶属层次,并对该层次的小的集合进行命名,把关系呈现的更加明确。

6 .拆分关系拆分关系是相对主观的,虽然他也会用包含、集合、类目、组成这样子的词汇去进行表达。但是如何去进行拆分,却是根据我们的视角和目标去决定的。

拆分关系往往用向右的逻辑图的方式去表达,之所以选择向右这个方向,是因为我们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往右看的,所以从左往右的这样子的逻辑图会最符合我们的视觉习惯,让大脑运转的更流畅。

常见的思维导图一般都是以拆分关系结构作为主体来进行搭建的,因为在接下来还会专门讲解关于思维导图,此处不再赘述。

7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多样化、不同层面的条件,作用在一个事物上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因果关系往往用这样子带有明确箭头方向的图示来进行表达。在箭头的前面填写事情发生的原因,在箭头的后方写出事件发生的结果。

8 .顺序关系顺序关系是指在时间的流逝下,按照一定的流程、步骤、程序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这些事件,既可以有因果关系也可以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他们发生的前后顺序会有所不同。

顺序关系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呈现,既可以很简单的只体现主流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子流程,也根据情况发生的条件去设置分支的流程处理。

五、思维图示的应用不管是什么样的思维图示,都是把我们的思维可视化,让思维变得可操作的工具。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行为都离不开思维的指引和参与,所以思维图示可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以读书笔记为例,看一下思维图示的应用吧~ 上图是笔者在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时,在书上进行的各种标注,采取这样的方式去读书,可以随时跟作者对话,但是却很难形成结构化、系统性的认知。

同样的阅读内容,在完成的第一次阅读和标注后,也可以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和整理,也可以在对书本内容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为了区分是否为对作者原文的引用,可以用对两个部分使用不同的文字颜色来进行区分。

六、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

与传统的纸笔式的思维导图相比,电子化的形式效率更高,也更容易进行操作、转化,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除了纸笔的思维导图,也可以尝试用一些软件工具来帮助我们提升效率。

Xmind是笔者经过多款软件对比后,选择的最适合自己使用一款电子化的思维导图工具,常见的还有mindjet、mindmaster、process on等,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从网上寻找资源下载尝试,这里以xmind为例,进行操作层面的分享。 新建空白图,常用的是思维导图和向右的逻辑图,本质上都是拆分关系,个人倾向于向右的逻辑图,更符合阅读习惯。Xmind也提供了各种模板帮助我们快速上手,可以看见树形图、鱼骨图、流程图等都有出现。除了文字的呈现方式,Xmind也支持对思维导图的美化,可以选择风格、图标、图片、备注的方式,美观又实用。思维导图全部收缩的状态下,只显示中心词和一级条目,这也是电子化与纸质的区别,在电子工具上,可以进行拖拽移动、收缩展开等操作,画布也基本上无穷大的。全部展开的状态下,思维导图的所有层级一目了然,可以再进行框选、画关联线等操作。新建条目的方式非常简单,在选中或正在填写的条目上,用tab键可以新增下一级条目、用enter键可以新增同一级条目。其它的快捷键与微软的办公软件也基本相同,如果已经熟悉办公软件的话,就可以快速上手。电子化的好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支持其他格式的转化和导出,配合我们的其它工作,如word、pdf、excel、project等。 

六. 刻意练习,成就高手上图是我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工作计划、ppt设计、读书笔记、采购计划等等思维导图的截图,从12年开始,大大小小的思维导图做了近千个,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方法和工具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坚持练习才是成功的王道,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要加油哦~

今天的内容分享就这么多,感谢大家的聆听~


课后互动:

马贝贝(北京):第一次做线上分享,有点紧张

郑海霞(丹霞):谢谢@马贝贝~北京 今天准时收听完分享,受益匪浅~

林捷(诸暨):我需要消化消化,信息量太大~

李小雪(长白山):还在听,刚才说到了我发那个黑板上的思维导图。我说一下哈,这是我朋友圈一个初中历史老师时常展示的学生的作业,我也经常瞄一眼;各人感觉就是“乱”,比如各种标示都不同 ,我是并不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让思路更清晰……所以,我是希望贝贝能给指出问题所在,感谢ing~

马贝贝(北京):一般来说,我们会在同一个级别用相同的颜色或者是同一个主题,用相同的颜色,然后在图片的选择上也会选择跟我们的想法有关系的图片,不能只是为了好看画一个小爱心啊,或者是画一个桃花之类的~

李小雪(长白山):所以我觉得老师评判的标准就是“好看”;她总在强调  颜色,我也觉得同一级别的气泡用一个颜色是对的,然后箭头,一会儿直线一会曲线,这样挺乱的,让人摸不到头脑~

马贝贝(北京):所以在实践运用当中,应该首先做到的是相同级别的划分的理由是一致的,就是同一个级别,他们的重量级是基本一样的,就是不能把很小的一个细枝末节的东西放在你的第一层,也不能把原本应该属于第一层的东西放到后面的那层~

李小雪(长白山):嗯嗯,无招胜有招,熟练了灵活运用就好了;然后我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捎带给他们说一下~

马贝贝(北京):如果大家想要做一些练习,可以发到群里大家切磋~偏应用的东西,一边练一边改,通过刻意练习,很快就可以掌握啦~

林捷(诸暨):我感觉这个思维导图在实践运用中非常实用,比如看一本书,听一节课,做一个方案,不过还是需要多加训练才会熟练~

马贝贝(北京):如果是特别需要掌握的书本,我一般采取画批和思维导图结合的方式做,中间视情况,也会做一些图片、甚至表格插入到xmind里面去~

赵云鹏(杭州):@马贝贝~北京 感谢系统、全面、专业的分享!我自己虽然也常用xmind,但一般只用默认的思维导图和逻辑图,您介绍得特别全面和深入,而且有许多自己的实践思考。还需要不断学习,按需学习,活学活用。特别赞同的几个观点:1.思维为本,导图可视。2.思维训练的三段论和落地实践的三步循环~

赵磊(杭州):如果没有时间压力,会比较偏好那种非条块、非线性的思维 ,比较自由,慢慢理顺形成有条理的文字;如果是完成特定任务,感觉是挺有用的哈🤔 以前没用过呢🤔;还有一点想法,就是现在互联网社会 信息太多,大家都没有耐心,如果有个导图协助,很多长文就能更好地阅读了~


图、文 /提供:马贝贝
 语音合成:郑文慧
    编辑 / 排版:郑文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